摘要: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预防高血压患者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组(1、2、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4组),每组40例。4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4μg/L)及吸入七氟醚(浓度2%~4%)维持麻醉。术毕1~3组分别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调至0.5、1.0、1.25μg/L,待拔除气管导管5min后停止输注;4组靶控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缝皮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10min(T4)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观察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抑制、拔管后嗜睡、术后拔管记忆及呛咳、躁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4组患者于T2~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肾上腺素、NE明显升高(P<0.01),1~3组患者上述指标在各时点较为平稳,无明显改变(P>0.05);与4组比较,1~3组T2~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肾上腺素、NE明显降低,拔管呛咳、躁动、拔管不良记忆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4组比较,3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嗜睡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1组围拔管期的各不良反应较2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血浆浓度为1μg/L瑞芬太尼可更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的拔管反应且不延长拔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