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围手术麻醉期有创与无创血压的相关性与差异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围手术麻醉期有创与无创血压的相关性与差异。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行外周血管狭窄介入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4例,均在围手术麻醉期行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测量。对比不同方法监测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术毕(T3)的血压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无创和有创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无创-有创血压的一致性。
    结果  不同方法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MAP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0、T1、T2、T3时点的有创收缩压、舒张压、MAP高于相应的无创血压(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无创收缩压与有创收缩压呈正相关(r=0.971,P<0.05),无创舒张压与有创舒张压呈正相关(r=0.344,P<0.05),无创MAP与有创MAP呈正相关(r=0.372,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有创与无创收缩压平均差值为(10.79±3.07)mmHg(95%CI: 4.77~16.81 mmHg),舒张压平均差值为(10.30±2.69)mmHg(95%CI: 5.03~15.57 mmHg),MAP平均差值为(9.68±3.21)mmHg(95%CI:3.38~15.97 mmHg)。有创、无创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围手术麻醉期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相对高于无创血压监测,无创监测可能低估实际血压值,但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临床可结合患者病情,并参考其意愿选择合适的监测血压方式。

     

/

返回文章
返回